蔡凤新此次来温,是替几个月前去世的老伴龚良民来亲眼看看“江南”新厂房的。她握着“江南”董事长黄作兴的夫人陈小萍的手激动地说,“老伴如果能看到江南现在的规模,会很高兴的,黄总是个阀门痴,我和老伴都相信他,一定会有苦尽甘来大展鸿图的一天,有志者事竟成,他终于成功了!”
江南阀门黄作兴
蔡凤新:我是他成功的见证者
1989年,上海。春潮涌动的上海滩集聚了全国各地前来寻梦的年轻人。时年30出头的黄作兴也不例外,背着一麻袋自己研制的阀门来到了上海。朴实得没多少话语的黄作兴在朋友介绍下暂住到蔡凤新家,没想到,这一“暂住”,就是2000多个日夜。
其实黄作兴脑子并不“朴实”。辞去永中制冰厂工作的他,在全国各地跑阀门营销已有4年,他深刻了解传统蝶阀密封性能差、泄漏厉害、使用寿命短等弊端。到上海,一方面是希望能找到推销阀门的新门路,一方面还想借着上海专业人员的指点,构想设计一种既能克服传统蝶阀的种种弊端又能实施远距离自动化控制的中压调节型阀门,这也是黄作兴一年前就定下的目标。龚良民那时是上海一家研究所的工程师,住在龚家,黄作兴就可以得到龚良民许多技术上的帮助和指点。
几个月后,蔡凤新和老伴被这个温州后生的执着感动了。白天跑阀门营销,晚上画图纸搞研究,黄作兴的日程表每天都是这样雷同的内容。
为了拓展门路和寻求合作伙伴,黄作兴骑着自行车几乎走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一年严冬,和龚良民一起外出的黄作兴连人带车摔在雪地里,还没等龚良民下车扶他,黄作兴已经从雪地里起来拍掉身上的雪继续前行。“那段日子实在艰苦,夜里二三点钟我醒来时,他房间里还亮着灯,早上打扫卫生,草稿纸足足有一箩筐。”蔡凤新拉着记者的手动情地说,“那2000多个日夜,我是他成功的见证者”。
几个月没回温州看望一眼妻儿,大都市的霓虹闪烁,免不了让陈小萍有些担心。蔡凤新倒是主动给黄作兴妻子打了一通电话,对小萍说,“你压根就不用担心你丈夫在上海有什么不规矩,他每天做研究都来不及,在上海没看过一场电影,那些灯红酒绿的地方在哪他都不知道,你只管放心。”
几年下来,黄作兴俨然蔡凤新家里的一员,在蔡家的日子比在温州家里的日子还要多。“如果要是他回家,八成是钱用光了。”陈小萍说。搞新产品研制要钱,在上海跑关系推广产品要钱,经常回家伸手要钱,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有一次,告别蔡凤新回家的黄作兴没有像往日一样几天后就回上海,而是一个月也没见到他的身影。蔡凤新和老伴商量道:可能是家里的钱用光了,他不好意思再拿钱来上海了。但蔡凤新和龚良民都不愿看到他的钻研成果半途而废,两人便给黄作兴写了一封信,信的最后几句蔡凤新至今仍清晰记得:成功是要自己拼搏出来的,希望你不要放弃,我们都相信你有苦尽甘来大展鸿图的一天,有志者事竟成。
怀惴着卖掉家里惟一一间店面得到的3万多元钱,黄作兴再一次来到上海。1990年,第一台中压调节型蝶阀在黄作兴手中诞生了,仅初中文化的他,克服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阀门设计师和专家们久而未解的难题。“成功的那天,他和我老伴在家里又唱又跳,像两个大孩子,杯子碰得‘砰砰’响”。蔡凤新举着手作起碰杯状,兴奋地模仿着当时的情景。
1994年,黄作兴研制的高性能中压调节型蝶阀被第43届布鲁塞尔发明研究及工业革新博览会授予世界最高殊荣———尤里卡金奖,他本人也获得尤里卡一级骑士勋章。
如今,黄作兴功成名就,但龚良民离开了人世。龚良民生前对老伴千叮万嘱,让蔡凤新代他来看看“江南”的新厂房。蔡凤新此行,就是来了却龚良民的心愿。
身先士卒搞试验 三顾茅庐请专家
“就像开关,哪里有电路,哪里就要有开关控制电流。阀门也是一样,哪里有管道,哪里就有阀门,阀门就是用来控制管道内物体流量的。”深谙阀门之道的黄作兴解释起阀门来也是通俗易懂。
但是研究阀门却不是说的这么简单。工业用阀门要适应高温、高压等等各种复杂工作环境,是一门大学问。无论是以前自己在一线研制阀门还是如今领导公司的科研队伍,黄作兴没少花心思。
1997年,“江南阀门”研制出快速关闭阀,这是一款应用在大中型火力电厂主设备汽轮机上的新产品。为避免汽轮机运作后,尾部蒸汽倒灌入汽轮机,汽轮机蒸汽抽气系统安装的阀门必须要在0.5至1.2秒内就快速关闭,否则就会发生重大事故。以前,国内使用的快速关闭阀主要依靠进口。江南阀门研制出的快速关闭阀性能究竟如何,那要通过实战的鉴定才有定论。为了鉴定这款新产品,黄作兴跑到宁夏大河口电厂,请权威专家帮他鉴定。在数百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对蒸汽管道进行连续的开关试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胆量的,万一阀门性能不佳发生事故,就会造成重大伤亡。这时的黄作兴凭着超凡的自信,又恢复了十来年前作钻研的那股子劲,硬是在超高温环境下亲自记录下一项项检测数据。
如今,在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上海金山石化总厂、长江三峡、上海八万人体育馆等全国3000多家大中型企业里,都可以找到黄作兴的江南阀门有限公司的产品。当上了企业老板,有了一支专门的科研队伍,但黄作兴研究阀门的兴致一点没有减弱。“所有新产品的图纸最后都要由黄总看了后拍板。”办公室主任李小平说。
当然,黄作兴也知道,一己之力是没有办法让江南阀门永保第一的。前几年,他听说沈阳有一位50多岁的阀门专家退休了,便动心思请这位专家加盟“江南”。不久,黄作兴和他的同事就出现在专家家里,向他敞开心扉表明“江南”的求贤之心,这名专家对眼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心存疑虑……碰了个软钉子的黄作兴,时隔不到一月又敲开专家的门,这次他带去了“江南”的所有资料以及“江南”所能提供的科研条件、待遇等,黄作兴再次无功而返……没有气馁的黄作兴三顾“茅庐”……功夫终究不负有心人,这位专家成了“江南阀门”的一员。
为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黄作兴给科研组设了三个奖:新产品开发奖、政府鼓励奖和效益奖。最多的一次,两位新产品主要设计人从黄作兴手里拿到了30多万元的奖励。
2001年至2003年,黄作兴共承担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1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为全省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最多的带头人和发明家,在阀门界创效益在100亿元以上。有人估算过,10年内“江南”研制的25项新产品技术在全国阀门行业的推广应用,一方面节省了从国外购买产品的资金,一方面新产品的研制在结构、用料等方面优于老产品,从而在钢材、电力以及投资等方面为国家节约人民币100亿元。
如今,黄作兴已经把目光瞄到核阀领域。他认为,核电是将来我国大力发展的能源,要生产出经受得住高温高压和耐辐射的核阀,也是对技术的一大挑战。江南就要当国内生产核阀门的排头兵,打造国内最大的核阀门生产基地。
没能驳倒他,就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
黄作兴是个不太善于言辞的人,但说起阀门就会滔滔不绝。无论是十年前的穷后生还是如今身任江南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多会议场合,黄作兴的发言常常会游离到会议主题之外。一名曾和黄作兴同席开会的企业家说,“总是谈着谈着就讲到阀门,然后说美国等国家的阀门生产水平如何了,我们的水平如何,差距在哪里,现在我们又研究出了哪些阀门。”
“他的梦话说的都是阀门”,说到自己丈夫对阀门的痴迷,陈小萍最常说到的就是这句话。
陈小萍说“他的性格倔强,就是有一股子劲头,什么事都非要办到不可,别人要是和他有争执,没有充分的理由驳倒他的话,他就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
陈小萍介绍,当年黄作兴应征入伍,实际年龄还差一点,但黄作兴就缠着征兵的人,从早上缠到晚上,又是讲笑话又是苦求,终于被征召入伍。
黄作兴的家境非常一般,而陈小萍有着华侨背景,家境也算殷实。介绍人当年撮合他俩时,陈小萍家人向黄作兴的同村人了解这个小伙子的为人,得到的答案是:家里穷点,人是聪明诚实的。几次接触之后,陈小萍也认定了黄作兴,“他的手很巧,什么木头啊泥巴啊,在他手里一弄,就变成小动物了。我们俩在一起,就像兄妹一样,他懂得多,我什么都听他的。”也许有点小迷信,不过正是这份“迷信”,让陈小萍一路支持着黄作兴走过最艰苦的岁月。